公告 网站公告:
中华道历4722年  


电话:

0558-7308259


高道事迹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道教览观 > 高道事迹
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---陆修静的重大贡献
来源:   添加时间:2016-1-22   点击:12550
 

 在中国道教史上,曾出现过若干作出划时代贡献的人物。他们有的创立道派,卓然成一派祖师,有的精研道术,有的着意于理论创造,各有千秋。南朝时,有一位高道,,曾对道教经书的整理和仪式的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,其影响泽远流长。他就是陆修静。


  陆修静(406-477),出身仕族,是吴丞相陆凯之后,刘宋时期著名道士,曾得到宋文帝、明帝的赏识。他的最大功绩是整理道教经书和规范斋醮科仪。陆修静曾广集道经加以辨伪、辑汇、校订,分为“三洞”---洞真、洞玄和洞神。道教从酝酿。形成到大发展,,创作了大量的经书,但它们分属于不同和道派,相互间没有明确的内在联系。“三洞”概念的提出将流传的经书分析综合为一个系统,对道教教义和经籍的发展作用是巨大的。“三洞”之说,在现存的明《道藏》中仍然沿用。


  陆修静有著作多种,陈国符先生《道藏源流考》辑录他的著作有:《道德经杂说》一卷,《灵宝经目序》一卷等二十八种,多数是斋戒之类。系统纂成斋戒科仪,是陆修静对道教的又一重大贡献,直到唐朝乃至于更后的年月里,他关于仪式的论述还被当作权威结论来引用.
  陆修静的再传弟子陶弘景,开创了上清派茅山宗,茅山又是上清宗坛所在地,所以陆修静被尊为上清派第七代宗师。

地址:安徽省涡阳县涡北街道天静宫 宗教场所登记证号:宗场证字(皖)SGII001号 备案号:皖ICP备16002350号-1 服务电话:0558-7308259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皖(2024)00000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