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 网站公告:
中华道历4721年  


电话:

0558-7308259


大家论道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大家论道
【宗教与中国文化】道教“少私寡欲”理念的现代启示
来源:微言宗教公众号/佚名   添加时间:2018-7-25   点击:5098
 

《道德经》思想博大精深,其中包括个人修身、治理国家、和谐万物、认识自然等各方面的智慧,是人类认识天地万物自然“本相”的重要法宝。

“少私寡欲”的概念出自《道德经》第 19 章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……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”在这段话里,老子针对人类所表现出的张扬巧智、追求虚伪、远离淳朴、民风衰落等不良现象,提醒人们要回归到自然、真实、淳朴的状态;并强调回归的最好方法是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”,也就是抱守淳朴,节制私欲。老子的这一理念,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。

一、人类与天地万物的本然关系——尊重万类的共性

《道德经》首要重视的,是人类与天地万物之间本然的和谐相依关系,以及他们各自的本然之性,并强调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必须在尊重、顺从这个本然关系和本然之性的前提之下进行。

老子把宇宙分划为“无形世界”和“有形世界”两个部分,有形世界就是物质世界,包括人类、天地、万物的形体部分。无形世界就是“道”的世界。道并非独立存在,而是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,是物质世界的本相、灵性、主宰者。“自然”和“无为”是“道”体现在物质世界的两个最核心的本然特性——道之于万物的本然特性叫做自然,之于人类的本然特性叫做无为。 

“自然”一词所表达的是人类与天地万物的元始本然状态,是他们所具有的“道”的特性,也是“道”赋予整个物质世界的“共性”。正因为有此共性,所以人与天地万物才有着天然的和谐相依关系。 

“无为”,并不是不为,而是不固执自我局限性主观想法的行为,即“没有妄为的行为”,实际上是“不为之为”,也可以理解为违背天然则不为,合乎天然则为,叫做“为于当为”。无为,是老子专为人类提出的以尊重、顺从人与天地万物的本然关系、因循天然为前提的行为准则。《道德经》篇尾所说的“为而不争”,是指不与天地争聪、不与万物争主、不与人事争雄、一切因循自然的“不争之为”,是对“无为”的最好诠释。

二、万物一体,天人合一——尊重人类与万物的和谐统一

万物一体,是指人与天地万物虽然形体千差万别,但是“道”赋予他们的道性是高度和谐、高度统一,并且自然平衡的,没有任何相斥或冲突。“道”不但赋予人与天地万物千变万化的形体,同时还赋予他们高度统一的本然之性、相依相融的和谐关系,又赋予了他们自然平衡、“对号入座”的定位秩序。《道德经》云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”“道”赋予万物“阴阳”的功能,用以统御形体生命的兴衰与生灭;“道”还赋予万物“五行”的功能,用以和谐自身、和谐万物,使自身与万物之间自然调节而保持整体平衡,这叫做“五行生克制化”。可见,道是至公至平、没有偏私的;人类与万物是平等共荣,没有任何尊卑贵贱之分的。

万物一体、天人合一是《道德经》的修身思想;少私寡欲、清静无为是修身的基本理论。修身,可以参悟、探寻自身中无形的本然道性。当探明了自身道性,就可以通明天地万物的道性,这样,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就能通畅为一、通明无碍、自然和谐。

三、少私寡欲、回归自然——人类的教训与反思

老子说:“知足者富。”当前,人类很容易被私欲污染和迷惑心灵,开采无度、掠夺无度、占有无度、奢侈无度、豪华无度、浪费无度,由此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严重危机,生存权利严重失衡,社会重大问题不断产生。从《道德经》中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,这些重大问题的祸根,正是人类因“不知足”所产生的如洪水猛兽般的私欲泛滥。《道德经》第 46 章所说:“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”,意思是:私欲泛滥就是大的罪恶,不知足就是大的祸患,不正常的占有必定招来惩罚。

老子指出,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最根本、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少私寡欲、尊重自然、倡行无为。《道德经》说:“为无为则无不治”“我无为而民自化”“我无欲而民自朴”。意思是说,只有做到无为、寡欲,才能引导、感化民众回归淳朴,才能使社会和谐、天下大治,这是老子“修身而后治天下”的思想。这里老子更加强调的是:只有自己无为、无欲,而后方能教化民众;尤其治理天下(国家)的政治领导人物必须修身,才有资格做民众的首领,才能正确领导民众与天地万物自然和谐相依,实现人间太平。可以说,在《道德经》整体思想中,修身是第一重要内容,是解决好人类重大问题的基础条件。

修身的作用,可以使被污染的心灵得到净化,可以蓄养道德,完善本性,恢复光明,回归淳朴,像婴儿一样至善纯真。老子曾多次提倡学习婴儿,说:“能如婴儿乎”“复归于婴儿”。人们若果然能如婴儿,那么心灵会自然净化,迷梦会自然觉醒,然后贪心自息,妄为自止、私欲自灭。

但 愿 , 当 今 能 有 更 多 的 人 在 道 教 智慧的引导下,在《道德经》“无为”“自然”“少私寡欲”思想的启发下顿然猛醒,忏悔思过,然后修养本性,节制私欲,顺应自然,返朴归真,共同维护人与天地万物本然的和谐相依关系,使人类和万物在“道”的统理和庇佑之下共同休养生息,回归自然,庶使天长地久,万类共荣。

地址:安徽省涡阳县涡北街道天静宫 宗教场所登记证号:宗场证字(皖)SGII001号 备案号:皖ICP备16002350号-1 服务电话:0558-7308259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皖(2024)0000005